转载:《襄阳日报》真情援疆 爱育桃李
时间:2014-02-27 来源:宣传部 作者:钟炜

——记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援疆教师刘晓斌

2月21日,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传来喜讯,今年1月刚结束3年援疆工作的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刘晓斌,被评为“第七批省市优秀援疆干部人才”,其事迹入编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人才办编著的“援疆风采录”。

2010年底,襄阳对口援助的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(以下简称博州)精河县职业中专急需平面专业人才。经过选拔,35岁的刘晓斌被委以重任。

博州位于我国西部边境线上,历史上曾是“丝绸之路”新北道要冲,一年有8个月被冰雪覆盖,最低气温达到-36℃。

查阅资料后,刘晓斌发现当地条件比较落后,急需各种人才帮助发展,这更加坚定了他援疆的想法。

在援疆前的谈心会上,大家曾热烈讨论过三个问题:“为什么要援疆?去了以后干些什么?回来以后留下了什么?”刘晓斌在日记中写道:“我要做一粒种子,在这里开花结果,造福边疆人民。”

2011年3月,刘晓斌前往新疆。临行前他获悉,博州以原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基础,将原精河县职业中专在内的7所学校合并成立新的“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”,工作地点改在博州。

抵达博州第三天,刘晓斌就成为该校信息技术教学部临时负责人,同时负责两个汉族班和一个民族班的教学任务。民族班有蒙古族、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学生,语言交流十分困难,刘晓斌靠打手势、写字条,与学生们交流着……

到校不久,刘晓斌接到任务:带队到乌鲁木齐参加自治区职业技能大赛。仔细研究大赛规则后,刘晓斌发现,计算机影视后期制作、搭建网络、说课都是自己专业涵盖的内容,唯一担心的是,自己从未接触过大赛指定的影视后期制作软件。

“必须买一本专业书,在短时间内把软件操作学会。”刘晓斌说,他跑遍博州大大小小的书店,均空手而归。后来在当当网找到专业书,但客服人员却表示寄书到博州至少得2周时间。最终,刘晓斌选择加紧急购书,一本35元的专业书花了85元。认真学习钻研后,他带领学生获得新疆全区第四名的成绩。

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组建之初,将目标瞄准“建设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”。技能大赛结束后,刘晓斌加入项目小组,帮助学校申报“建设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”。

2012年6月底,刘晓斌的妻子高亚丽因颈椎病受伤住院,刘晓斌请假回家照顾。可刚到家没多久,7月5日,刘晓斌接到学校领导电话,“建设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”评估工作已经展开,14号之前必须将申报材料准备好。刘晓斌只好告别尚在病床上的妻子,匆匆赶回新疆。

申报地点定在乌鲁木齐昌吉,刘晓斌抵达时已是晚上11点多。但他放下行李,立刻投入到申报工作中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2012年8月,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建设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评估,为学校赢得2500万元资金投入,大大加快了学校建设的步伐。

“学校刚组建时,新校区选址还是一片茫茫戈壁。如今,学校南校区已是高楼林立,绿树成荫。”刘晓斌说。

援疆时,刘晓斌的女儿只有4岁半。第一次离家,女儿天真地问他:“是不是幼儿园所有小朋友的爸爸都要去援疆?”他无言以对。第二次探亲离家时,女儿又问他:“能不能不去援疆?”他忍住不掉泪。第三次,女儿坐在他的腿上问:“爸爸,你能不能多陪我一天?”他把女儿哄睡着,还是没有停下援疆的脚步。

在博州,刘晓斌将自己的经历写成大量的文章。在《青色草原 大美山水》中,刘晓斌描述了博州壮美的景色:阿拉山口的大风把人吹得东倒西歪,赛里木湖上看草原雪山,怪石峪的石头各式各样,金道市场里遍地美食……文章里,刘晓斌发出邀请:“亲爱的朋友,假如你来博州,我会带你去……”刘晓斌的不少友人看到这篇文章后,纷纷留言:“你的口吻俨然已经是个博尔塔拉人了!”

转载:《襄阳日报》数字报 > 2014年02月26日 > 6版-社会


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       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    

全国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          中国职业教育百强院校

版权所有: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       学校地址: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隆中路18号

校办(接待接访)电话:0710-3564925.    招生专线:0710-3519666 就业专线:0710-3567556        

招生咨询QQ:800866525   湖北省代码:C525  鄂ICP备05007907号